学生们都喜欢与传递快乐的伊凡在一起,每次捡垃圾,往往伴随着一路欢笑。 3月23日上午7点40分,来自澳大利亚的温州大学“外教”伊凡,又像以往周日一样,带着两只编织袋,出现在了该校大门口,随后,大学生们也从四面八方赶过来,这天和伊凡一起上山捡垃圾的学生共有30多名,除了现在所教的温大学生,还有以前教过的温州职业技术学院,以及温州医科大学茶山校区的学生。他们有一个共同目的就是跟着伊凡老师登上大罗山,捡拾游客扔下的垃圾。 一路走,背上的垃圾袋也越来越沉,伊凡一上午要捡满几大袋。 大罗山位于温州市区东南部,由仙岩景区、瑶溪景区、天柱寺景区、茶山景区和三垟水网等“四景一网”组成,景色美、游人众、垃圾也多。说起伊凡捡垃圾,还得追溯到3年前,一次他到大罗山爬山,发现沿山道上,到处是垃圾,第二次再到大罗山,他就带上了编织袋,走了3小时,捡了整整10大袋垃圾。 以后,伊凡就为自己定下规矩:每周日上午,他都要爬上大罗山,花去3个多小时捡垃圾。让这位老外欣喜的是,随着时间推移,跟在身后捡垃圾的学生也越来越多,最多时一次就达70多人。为鼓励学生坚持下去,伊凡还规定,作为学生平时成绩,他的学生每参加一次捡垃圾活动,就可加一分。 意外捡拾垃圾举动,常常引来游客好奇和赞许的目光。 伊凡虽年逾花甲,但依然身手敏捷。上山路上,伊凡时不时翻出护栏,到路边树丛、水沟,捡拾塑料袋、矿泉水瓶、橘子皮、快餐盒……遇到乱扔垃圾的人,伊凡即上前阻止,“这种不文明行为,不只是中国才有,在我们澳大利亚,在我到过的世界各地,都是这样。”他表示,阻止只是一时,要根本上消灭乱扔垃圾的行为,只有从改变不良习惯做起。三年来,伊凡每次捡到的垃圾数量在不断减少,以前一趟捡到10多袋,现在一般仅二三袋,这让他感到十分欣慰。路过一条河的时候,伊凡指着河水说:“我刚上大罗山时,这条河还很脏,现在干净多了。” 每次出发前,伊凡都要向学生说明行动路线和安全事项。 女游客竖起拇指夸赞,伊凡却一句也没听懂。 伊凡行动受到了人们支持,队伍下山时,突然走来一位摆摊妇女,塞给伊凡一袋橘子。他一边将橘子分给同学,一边说:“她就是经常送给我水喝的人。”据悉,这位洋外教,曾被授予“感动温州十大人物”,当地街道最近还决定,在山道建立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“伊凡亭”。 时近中午,背着一袋袋捡到的垃圾走下山来,学生们虽个个腿酸人乏,但都觉得十分有意义:这是伊凡老师给我们上的一堂最好的校外文明课。 |